中新社北京9月15日電 題:送別湯一介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北京大學資深教授湯一介遺體告別儀式15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千餘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前往送行。
  六天前,這位中國當代哲學巨匠逝世,享年88歲。殯儀館門口北大哲學系發佈的致謝背景板稱:“治喪期間,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各級領導、學界同仁、先生親友、學生等個人,中組部、中宣部、統戰部、教育部、北京大學、北京市教委等單位敬獻了花圈。各界人士700多人發來唁電、信函、輓聯,1800多人前來弔唁。”
  “闡舊邦入佛道修儒典三教樂地奈何哲人已去,輔新命通中西人極明四海同心信哉德業長存。”靈堂門口的長幅輓聯概括了逝者一生的成就與貢獻。
  白色的花海環繞著湯一介的棺柩。歐陽中石用書法“哲人已萎”送老友兼學長最後一程。老同事、北大哲學系資深教授楊辛則用“春蠶吐絲盡,玉錦流芳長”表達自己的哀思。
  80歲的彭燕韓曾與湯一介共事多年,上世紀50年代湯任北大哲學系黨支部書記時,彭是組織委員。如今,兩人均已過耄耋之年。彭用“民族精英,創新楷模”概括老同事的一生,“他在學術上高屋建瓴,把儒釋道升華,同時身體力行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國外,晚年更是帶領眾人整理儒藏體系,對歷史的貢獻後人當知。”
  “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精神是教人如何‘做人’,達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境界的人就是聖人。在中國古代的聖賢們看來,‘做人’是最不容易的,做到與自然、社會、他人以及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就更加困難。”湯一介生前曾說。
  在彭燕韓眼中,湯一介個人也繼承了中國傳統道德,寬厚誠信,不怕艱苦。生命中經歷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終以寬容心對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終認真扎實地治學。
  上世紀80年代,在文化沙漠開始出現時,湯一介創辦了中國文化書院,引領了當時的文化熱。2003年他以古稀之年發起並主持《儒藏》工程,目前有中、韓、日、越等國近50所高校及學術機構、400餘位學者共同參與,為傳統文化研究和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2011年,湯一介主編完成了九捲本《中國儒學史》,是迄今為止資料最詳實、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備的中國儒學通史。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說,在學生心目中,湯先生是“大先生”,他引領我們“回家”。王守常說,這個“家”指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他不喜歡人家稱他為大師,所以我們稱他‘大先生’。”
  2011級博士生王博最遺憾的是沒能提前拿出博士論文全文給先生過目。王博說,他的論文題目是之前和先生商定的《董仲舒的陰陽五行研究》,“先生特別要求我找出和現實的相關性。”事實上致力於讓傳統文化“反本開新”,用傳統哲學資源對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有所貢獻一直是湯一介的追求。
  王博說,入學後他寫的所有課程論文都會送給先生過目,每次送完論文過一段時間,先生都會打電話讓他去家裡逐字逐句修改,基本上每次都要說上一個多小時,這對一個80多歲的老人並不容易。
  更讓王博感動的是,他來自陝西農村,父母都沒有正式工作,來北京讀書後他把父母接到身邊,老師也知道。去年中秋節一早,王博正要給老師打電話問候節日,結果老師先打來讓他去家裡取月餅送給他的父母。“湯先生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銘記一生。如果將來我也當老師的話,我也如此待我的學生。”
  夫人樂黛雲坐在輪椅上和子女家屬向前來悼念的各方人士表示感謝。60多年的相濡以沫,一朝分別,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的打擊可想而知。她只能用文字對各方關懷一併表達謝意:“深情厚誼,存歿同感,謹致謝忱!”(完)  (原標題:湯一介遺體告別式舉行 夫人感謝前來悼念的各方人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z99zzcr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